这是一位优秀的父亲,去年,19岁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。作为教育者,作为一位父亲,李老师对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独到的心得。不久前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,可谓字字珠玑,句句在理。
他强调: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!
这虽然是针对高中生家长的一次讲话,却值得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细读和践行,而且越早看到收益会越大!
一、培养孩子贵在坚持
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,品德比能力更重要。
如果真的探讨起来,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:坚持。
坚持在平常中,坚持在每个环节,时时刻刻在坚持。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,网上微信上到处转,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!
我做过14年高中班主任、2届年级主任,带完13届毕业生,当了19年的爸爸,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,以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来与大家交流一下。
一、我提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
如果说家长是个职务,那么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,不需要别人任命。那么我请问大家第一个问题:
第一个问题:如果做家长是你的事业,你的这个事业现在走到哪个层次?
人民日报《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。
第一层次:舍得给孩子花钱。
第二层次:舍得为孩子花时间。
第三层次: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。
第四层次: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。
第五层次: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,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我想问各位家长,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,你还会为孩子花时间吗?你还会有更高层面的思考教育、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、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,伴随孩子成长吗?
第二个问题: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,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?
家庭教育十把刀
第1把刀:太多的关爱 ,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;
第2把刀:太多的唠叨,使得孩子逆反对抗;
第3把刀:太多的干预,使得孩子缺乏自主;
第4把刀:太多的期望,使得孩子难以承受;
第5把刀:太多的责备,使得孩子失去动力;
第6把刀:太多的迁就,使得孩子不知约束;
第7把刀:太多的在意,使得孩子要挟家长;
第8把刀:太多的享受,使得孩子不知节俭;
第9把刀:太多的满足,使得孩子缺乏快乐;
第10把刀:太多的溺爱,使得孩子不能成长。
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?
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,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。
(1)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越到高年级,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;(2)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,水平有限、权威下降;(3)相处时间很少,机会减少,缺乏深度的交流;(4)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。
但是,不管挑战有多大,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。
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,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,18岁以前你不管,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。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。
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,不管孩子,将来烦恼不断,只要孩子过不好,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,这就是父母!
第三个问题: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?
一般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中,有爷爷奶奶参加,也有亲戚代表,妈妈家长多,要特别对当爸爸的能参加家长会点个赞,对夫妻都参加的点个赞。
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,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。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,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,还能指望别人上心?老师可以上心,但是效果就差远了
教师教学负担重,精力有限,因此,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,及时向老师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现情况,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,把孩子教育好。
给家长的四条建议
建议1: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
教师、家长、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,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,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。学生是顶点,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,以学生为中心,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!
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,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,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。
学校里的一切问题,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,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。”
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:
(1)夫妻双方管孩子,只要一个在管,另外一个就不能插,其他人也不准插,不管对错;目的是维护权威;(2)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,有问题私下解决;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;(3)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,有想法私下交流;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。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,我们就要同向同心,信任配合。
建议2: 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。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?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?你会与孩子交流吗? 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,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,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,坐不到一起去。 孩子在成长,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,理解与尊重的重要。如何与孩子谈话?这里有几个建议: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。 俗话说“牵牛要牵牛鼻子,打蛇要打七寸”。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,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,应该那样,一见面就反复叮嘱“要好好学习”,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,孩子不烦才怪! ☞ 其次是集中时间谈。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,外面任务重,人累,回家你啰嗦,心累,没有喘息的空间,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。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注意场合,一周或一段时间,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,家长提前备课,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,要么不说,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,有力度有深度。 ☞ 其三是针对问题谈。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,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。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,全面开花,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。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。
建议3 :需要懂的三种基本教育理论。
做不断学习的家长。家长要研究孩子特点、了解孩子学习阶段的情况,密切专注孩子的变化和需求,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,真正扮演好合格的监护人角色。
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: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,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;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,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。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。
说的通俗一点,就是我常说的“看起点,比进步。”每个孩子知识能力、情商智商有差别,每个孩子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。
压力与工作绩效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。压力太小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,压力过大又使人被压抑,导致不能得到高的绩效,所以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绩效。
对人素质的影响有遗传因素,环境因素,人的主观能动等等。先天论强调遗传,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人认知发展中的作用,后天论强调环境、教育、后天主观努力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。
之所以我提醒先天论不是强调绝对性,而是告诫家长: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;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,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。
建议4 :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,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
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生负责。他来自家庭,他成长于家庭,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。
一、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
家长朋友,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,更要体现在长期行动上。
家长朋友们,孩子学业成长的过程,有风有雨还有阳光,我们要坦然面对,没有不变的社会,只有我们对孩子不变的心。
家长朋友们,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、快乐的、幸福的孩子,然后才是成人的、成才的孩子。
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,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。上天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准备了一扇窗户,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。
家长朋友们,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,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幸福!
上一篇:致美丽的你--老师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