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同学聚会,看到了一位同学,印象中他初二就转走了,当时是个小个子!没想到现在又高又壮,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印象。我就问他,我记得你当时在班里的时候很低啊!他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和我说:
我初中的时候是很矮,在初三毕业的时候我的身高只有一米四几,那时候是全班最矮的那几个,而我爸妈也不高,我妈160左右,我爸165左右,那时候我妈因为我身高的问题很着急,也找不出什么好的方法,就听别人说喝牛奶,我记得高一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奶粉喝,整整喝了一年,在我们农村里这应该是比较奢侈的东西了,因为对于这方面的成长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。
是啊,孩子的身高是每个家庭都关注的问题,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张图,可以说是很现实了!
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孩子的 ”晚长“还是天生”矮小“?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材矮小,都理所当然以为是“晚长”,不予理会,觉得现在矮一点没有关系,甚至有家长对“二十三窜一窜”(即认为到23岁还能长个)深信不疑,不少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,让很多身患“矮小症”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以致遗憾终生。
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矮小?矮小是指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、同性别、同种族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(据大量临床数据样本统计,人体身高的标准差值为6.5厘米,所谓的2个标准差就是身高差值为13cm左右)。通常包括,婴儿期(低于3岁)生长速度低于每年7cm,儿童期(3岁~青春期)生长速度低于每年4~5cm,青春期生长速度低于每年5.5~6.5cm。“晚长”又称青春期延迟,指女生14岁以后,男生15岁以后,尚无第二性征出现(如男性睾丸增大,女性乳房增大),或女性18岁仍无月经初潮。
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有两个生长高峰,一个是婴儿期,另一个是青春期;也就是说这个两个生长高峰,生长速度会较其他时期生长速度大大加快!需要我们特别关注!。
我们平时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帮助孩子“窜一窜”!要想孩子长得高,就得吃的对,睡得香,多运动!
一般来说,骨骼的生长是需要一定钙质来供应的,所以对孩子来说,父母要给孩子多补充一些钙质品,像日常一些高钙的食物可以多给孩子适量的吃一些如豆制品、牛奶、花生、虾皮等这些食物中有大量的钙质,丰富的蛋白质,能够帮助孩子促进骨骼增强。
孩子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,入睡后 1~ 4小时内达到高峰。一般晚上 10点到半夜 2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,所以推荐孩子们最好在晚上 10点前上床睡觉。
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形成、发育、骨骼长度增加,同时还能增加食欲、改善睡眠。所以父母平时要多注重孩子的运动,像打篮球、排球、跳绳等运动对孩子生长都是有帮助的。